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在经济形态演进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后,是人类认识重心与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以土地开发为本位的农业经济形态和以技术开发为本位的工业经济形态,正在向以人的素质提升为本位的知识经济形态转变。向知识经济形态的转变,将重塑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使二者更为契合。
知识经济是重视“人”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对知识经济下了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其中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知识,还包括管理知识,乃至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方面的经验、能力等对经济发展具有意义的各种知识。
近年来,知识经济在一些国家的发展表明,它是对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实用主义价值理念、工具理性与技术崇拜、追逐物质财富的强烈目的的矫正,是致力于从新的高度和视角解决人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主体是人,生产工具是互联网平台上的计算机、数控机械及科学新方法等,生产目的是通过知识生产力即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知识生产与外部环境(自然、社会等)有机协调,实现健全人格(人的文明)与创新成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在知识经济中,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生产者的学识、技能、道德和创新等构成的综合素质。对于知识经济来说,创新是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先导,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在我国也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及其特点,探求知识经济发展规律,并结合我国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任务。